同兴公镖局博物馆解说词 | |
发布: 本站 浏览:436次 发布时间:2019-10-31 | |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参观同兴公镖局博物馆,同兴公镖局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105号,本馆用陈展模式向大家展示了同兴公镖局的产生、发展、经营、以及衰败的历史全过程,揭示了镖局这一特殊行业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对商品流通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请大家随我来,首先,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同兴公镖局的历史,平遥同兴公镖局创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当时,平遥的商业活动十分兴盛。各商号有大量贵重货物、钱财银两需远距离运输,必要的安全措施非常重要。这时,号称 “华北三杰”的武术大师王正清从外地还乡,应众商家邀请创建了同兴公镖局,为平遥商家往来护镖。镖局的信用和社会地位,取决于领镖大师在武林界的名望。所以,同兴公镖局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列入全国著名镖局之列。清光绪三年(1877)王正清之子王树茂继父执掌同兴公镖局,镖路东到京都、河南、山东,西去陕西、甘肃、宁夏,南到汉口、长沙、南京,北往归化、包头,同兴公镖局历时六十余年,从无失镖,在商界信誉卓著。同兴公镖局民国二年(1913年)关闭,其整个历史跨越了晚清和民初两个时期。为这一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的演艺主题即来源于这家镖局的历史。
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房间是同兴公镖局的(1)柜房, ,,,,,,,,,柜房是镖局的营业场所,镖局业务的洽谈、签约、收镖、点验及交镖等商业活动都在这里进行,是镖局面向社会的营业窗口,我们原景陈设了当年镖局柜房的场景。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镖局的业务,镖局的业务范围有:走镖: 承担客户的押镖事宜;坐店:保护店铺的正常经营;护院:保护私人宅院的安全;守夜:负责为公私院落守夜;保护库丁:负责保护官府银库人员。镖局从业务种类上又分为:信镖: 负责私人信件的传递;票镖: 为票号递解银两及信件汇票;银镖: 为官府及商家押运银两;粮镖: 为官府及商家运送粮食;物镖: 承担货物的长途押运;人身镖: 保护客户的人身安全。镖局的业务流程分为:洽谈:与客户商定保镖业务,并签订镖单;接镖:从客户手中交接镖物,并清点数目;走镖:为客户完成镖物押运,并保证安全;交镖:将客户所保镖物送达,并原物交还;清结:与客户完成镖费结算,并奖惩镖师等五个环节。在走镖方式,镖局采用了三种方式:一是走威武镖即插镖旗, 打威风锣, 喊镖号的走镖方式;二是走仁义镖,下半旗, 打太平锣,不喊镖号的走镖方式;三是偷镖即不惊动江湖朋友, 偷偷的走镖的 方式。
看完了(2)柜房,让我们进入柜头房,,,,,,,,,,柜头房是柜房负责人的办公场所,柜头主要负责镖局的业务联系、合约签署、帐目住来等方面的事宜。这里我们用版面的形式展示了当年镖师们走镖中的一些江湖规则,镖师走镖时有“三不住” :即新开之店不住;易主之店不住;娼家之店不住。同时,镖师走镖要三不离,一是武器不离身;二是衣服不离身;三是车马不离院。镖师住店还要知道“三要”:要看有无异相:住店先巡视一遍,看是否与贼人同住。要看有无异风:店外要巡视一遍,看是否被贼人跟踪。要看有无异味:厨房要检查一遍,看是否被贼人投毒。镖师走镖时有一定的原则,为了走镖的顺利,在与人相处时,要带三分笑;要让三分理;只饮三分酒。走镖时,镖师还特别忌讳问客户所保的物品,忌讳与客户内眷来往,忌讳向客户中途讨赏。由于长途走镖,镖师一定还要会搭炉灶;会修鞋;会理发,但是走镖时不能洗脸,只能用毛巾擦脸,洗脸就意味着走镖结束该回家了,这些在镖局叫“三会一不”。 另外走水路镖时,还要作到人不离船,昼寝夜醒,避讳妇人。了解了这些后,我想我们对当年镖师走镖的不易,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啦!在这里,我们还展示了当年同兴公镖局的一些珍贵史料,并原景陈设了当年同兴公镖局的柜头房场景。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同兴公镖局的(3)总镖头房,,,,,,,,,,总镖头房是当年同兴公镖局总镖头王正清及其子王树茂的住房,也是同兴公镖局当年的地下金库所在地。王正清生于1801年,死于1877年,山西省平遥县南良庄人,出身贫寒,少年时便酷爱武术,幼年仅读过二年私塾,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到北京经营轧面,先后拜刘留、贾殿魁为师,因以面杆为枪苦练武艺,所以人称“面王”。 清道光十一年(1831)起担任江西道台朱文的武术教练,道光十七年(1837)随升迁的朱文至河南。道光二十年(1840)应师兄张正山之邀,往其家教其子侄。道光二十四年(1844)又往河北肃宁县朱家庄执教。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平遥创立同兴公镖局,由于王正清在镖行的声誉卓著,其事迹在少林寺曾勒石建碑,并被编入京剧《塔子沟》中广为流传。后人将他与祁县戴龙邦、文水左昌德并誉为“华北三杰”。 其子王树茂生于1852年死于1937年,字松庵,清光绪二年(1876)任同兴公镖师,清光绪三年(1877)后继父执掌同兴公镖局,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信誉卓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奔西安,路经平遥时,特聘王树茂护送饷银至西安,因功赏赐其“奉旨议叙” 匾,以表彰其护驾之功。民国元年(1912)王树茂六十大寿时,由于在武术界及镖行的德行与成就,商界及武术界送其“庆衍花龄” 寿匾。同兴公镖局歇业后,他又担任平遥县商会武术教官多年。王树茂先后经营同兴公镖局三十余年,从无失镖,直到今天,他的故事仍被人们广为流传。当年王家的同兴公镖局走镖镖路,北路从平遥起,经祁县、徐沟、太原、原平至杀虎口;西路从平遥起,经汾阳、交口、碛口、黄河至宁夏;东路自平遥起,经子洪、太谷、东赵、旧关、井陉、抱犊寨、保定直至北京;南路由平遥起,经介休、洪洞、临汾、曲沃、茅津渡、信阳、赊店至汉口;此外东南路自平遥起,经邢村、上店、分水岭、沁州、屯留、长子、开封直至河南周口。这里是王正清当年为镖师制定的“四戒”:一戒恃武欺人,无事生非;二戒不敬师道,同辈相谤;三戒学艺不精,人前卖弄;四戒违法违纪,败坏武风。可见当年镖局管理之严格。此外,王树茂还制定了“四个务须”:凡入镖局者,务须以弘扬中华武术增进国民素质为己任;凡入镖局者,务须尊敬师长,铭记教诲,尊重同辈,尊重同仁,维护同门;凡入镖局者,务须武德为先,德艺兼重,练功不辍,切磋共进,志坚业成;凡入镖局者,务须勤慎敬业,忠于职守,值勤勿惰,义字当头,护镖争先。王正清父子门下徒弟甚多,是平遥的一个主要的武术门派,除平遥的弟子外,远及陕西、河北、山东等处,可谓桃李满天下。在这里我们还陈列了王正清纪念碑拓片和王树茂六十大寿时各界赠送的“庆衍花龄” 匾拓片,以及王正清、王树茂旧居照片。另外,在同兴公镖局的总镖头房,还保存有同兴公镖局的金库,金库是镖局临时存放银两的地方,根据合约,镖局如失落银两,须全额赔偿,因此,镖局十分重视金库的管理,为保障金库的安全,镖局还制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这里是镖局的(4)厨房,,,,,,,,,,厨房是同兴公镖师吃饭的地方,同兴公镖局当年除走镖外,一些镖师就住在镖局,因此设有厨房。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镖局当年的饮食,如四盘、十大碗、四四、八八、九碗九碟、十二棋、八八一领二等独具特色的平遥镖局饮食文化。
西面的(5)正厅是同兴公镖局的议事厅,,,,,,,,,,这里原景陈设了同兴公镖局议事厅的历史场景,议事厅是同兴公镖局集会议事的地方,镖局遇到镖师入行、清理门户、商量重大事务,均会在此开堂议事。明间后墙凹入部分是神龛,供奉着镖局的保护神及祖师神位,两山墙展柜陈设有相关文物。 同兴公镖局经常会在这里举行镖师的拜师仪式,仪式分为九个部分, 1. 提前邀请武林同道参加拜师仪式。 2. 宣布拜师仪式开始。3. 师父给关公(达摩)及历代祖师上香。 4. 徒弟给关公(达摩)及历代祖师上香。5. 请师父、师娘入座,徒弟给师父、师娘叩头,宣读拜师帖,并向师父递帖。 6. 师父接帖。7.宣布同兴公门规戒律。 8.师父向徒弟介绍武林出来之后,。,,,,,,,,,您抬头看一下房檐上挂有(6)两块匾,最上边黄色与蓝色彩绘的“奉旨议叙” 匾是当年慈禧太后因王树茂护驾有功赐给他的一块匾,您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它的结构,一般此类匾的形制龙是高高在上的,而它是凤在上,龙在下,表明当时是慈禧执政,一手遮天,上面写有四个字,但是她把头一个“奉”字写在了一旁,写得特别小,猛得一看就像三个字。当时候慈禧是满人,满人最忌讳的四个字的竖匾,四的谐音是死字,不吉利,所以把“奉”字写在了一旁。您再看下边还有一块横匾“庆衍花龄”,这块匾是当年护送太后的王树茂镖师在过六十大寿时由各商家票号联合起来所赠送给他的一块寿匾,庆是庆祝的意思,衍是繁衍长寿的意思,花龄是六十花甲,下边这些小字是各商家的字号和商人的名字,共有五十多家。
过来的这个展室, 原来是(7)镖头房,,,,,,,,,镖局的每一趟镖都会安排一位有声望的镖师为镖局负责这一趟镖的具体事务,镖头房便是镖头的住所。现在,我们采用泥塑的手法, 分别展现了“面王”王正清京城习武、王正清河南击毙贼首、王树茂送镖西安、花龄庆寿、王正清与“神拳”李洛能切磋武艺的场景。这边的版面反映了镖局春点的内容,春点,又称春典或唇典,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讯号,是江湖中人彼此联系的一种特殊手段。亦称隐语、行话、市语、方语、切口、黑话等,是民间社会各种群体出于各自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制的一些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语言。像这段江湖春点的对话就十分具有代表性。贼人问:好美一池水(院子里有这么多财物),镖师回答:水里没有鱼(院子里没有多余的财物给你),贼人又问:水里鱼不少(院子里财物不少),镖师答:鱼身上有刺(有财物也不是那么好拿的),贼人说:扯活啦(我走啦),短短几句春点,轻松的化解了一场恶斗,是不是十分有趣呢! 南面这里有一个夹道,过去便是镖师们习武的练武场,,,,,,,,,,,镖师们在不走镖的时候,便在这里练习武艺,这里展示的是古传十八般兵器,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其名称,始见于元曲,明代《五杂俎》中也有十八般武艺之说。显然,十八般兵器一词是后人所造。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也各异。
这里是(8)镖师房,,,,,,,,,,同兴公镖局的一些镖师平时就住在镖局,不走镖时便习武练拳,镖师房便是他们住宿的地方。同兴公镖局有好多著名的镖师, 这位是梁全林是平遥县人,十五岁拜王正清为师,学习拳法,尽得师傅真传,清同治年间,开始押镖走南闯北,是同兴公的著名镖师,清光绪后期,广收门徒,弘扬王氏拳艺。这位是刘士杰,平遥县人,同兴公镖师,自幼跟随王树茂学艺,胆魄过人,很快成为同兴公镖局镖师,长年负责镖局的北路业务,北路镖路艰险,责任较重,每一次刘士杰都能出色完成押运业务。梁国选师承王正清弟子孙中海,对长拳、八卦掌尤其擅长,身材不高,体型瘦削,在走镖中,以貌取人者,多败在其手下,民间流传着很多他的故事,他的弟子有薛得胜、马全福等。庞永康其师为王正清再传弟子雷生瑞,因雷早逝,后随师爷赵珍学习,精通拳论及点穴法,擅长八趟信拳,虎头钩等,后任县衙武术教习,民国年间曾往外地任教习,庞文雅庄重,倡导武人学文,无门户之见。郭生华少年时拜王树茂为师,为同兴公镖局的重要镖师,出身富有,识文断字,尤爱武术,因其兄郭生荣为清末举人,生华排行第二,故人称“郭二先生”,得伤寒而亡,年仅五十岁。郭崇善少年时爱好拳术,跟随舅父王树茂学艺,博采众家之长,并拜太谷著名形意拳师宋世荣学内家拳,郭精通内外两家拳技,出手凶猛,功力过人。曹体元拜王树茂之子王芸为师,曹精通长拳,六合拳,善使鞭杆,民间称其为“鞭杆大王”,曹还善使暗器弹弓和绳镖,民国27年(1938)后被聘往汾河三坝护堰,有《鞭法谱》一书传世。这些镖师当年活跃在平遥的历史舞台上,直到今天,平遥民间仍流传着王伦、王伟、王太元,郭二先生、梁国选,六趟大枪米其昌,八趟信拳庞永康,罗成架子王兆祥,鞭把大王曹体元”的民间谚语。另外,同兴公镖局的镖师们还有着很严格的镖规,要求辖内要尊师爱徒,埠外要广交友朋,待客要以义取利。同兴公镖局在师徒间、师门内、主客间也有其很高的要求。同时,同兴公镖师在走镖的时候,还要严格尊守三按四保的规定,交手时也要遵守四字经的要求。正是这些规定和要求使同兴公镖局纵横江湖数十年,立于武林不败之地,我国的第一部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的演出剧情,就是吸收了同兴公镖局当年的一些历史原素创作而成。
好了,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能到平遥古城来观光旅游,感谢各位游客能到同兴公镖局来了解中国的镖局文化,如果大家有时间,希望能去观赏我们《又见平遥》的演出,相信您在那里会对我们同兴公镖局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谢谢大家!
|